氧弹日常使用与维护
一、 氧弹的正确使用
1、 气密性检查:每天实验前,将空氧弹充足氧气,安全置入水中侵没数分钟,观察氧弹周围无气泡冒出,则说明氧弹的密封性良好,方可进行实验。
2、 点火装置的链接:每次装点火丝之前,必须将残留在电极杆上的点火丝、压环上的点火丝或其它异物清理干净。在熔断式点火的情况下,取一段已知质量的点火丝,把两端分别链接在氧弹的两个电极柱上,弯曲点火丝接近试样,注意与试样保持良好接触或保持微小的距离(对易飞溅和易燃的煤);并注意勿使用点火丝接触燃烧皿(坩埚),以免形成短路而导致点火失败,同时还应注意防止两电极间以及燃烧皿(坩埚)与另一电极之间短路。
3、 充氧方法:小心拧紧氧弹盖,旋到位后稍加一点力即可,注意避免燃烧皿(坩埚)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震动而改变。连接充氧装置,往氧弹中缓缓冲入氧气,直至压力达到(2.8-3.0)MPa,达到压力后持续充氧时间不得少于15s;如不小心充氧压力超过3.2MPa,停止实验,放掉氧气后,重新充氧至3.2MPa以下。当钢瓶中氧气压力降到5.0MPa以下时,充氧时间应酌量延长不少于30S,压力降到4.0MPa以下时,应更换新的钢瓶。
4、 氧弹清洗:每天做完实验后用蒸馏水冲洗内腔,用软毛刷刷洗充氧头和氧弹内腔附着的难洗物体,清洗后,倒置晾干。
二、 氧弹使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
1、 氧弹漏气:氧弹进行气密性检查时,若发现弹体周围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氧弹漏气,应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氧弹漏气主要由于各部件连接部分橡皮圈弹性不好或部件磨损造成接触不严密所致。(1)橡皮圈失去弹性。一是由于使用过久,橡皮圈老化,此时需更换;二是由于橡皮圈过于干燥,此时应在每天做试验前,往橡皮圈上浇点蒸馏水,让其适当溶胀,擦干水后再做实验。(2)氧弹头进、出气口接头内部有赃物或拧得不紧或有磨损。此时可拧下进、出气口接头,擦去内部赃物,重新拧紧,检查是否漏气再进行试验;若发现有磨损导致接触不良而漏气,此时应送厂家修理。
2、 点火失败:发热量测试过程中点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点火线路不通或短路。(1)点火线路不通。当试验中出现点火失败现象时,首先检查操作人员连接的点火丝,若点火丝两端未能保证与电极柱接触良好造成点火电路不通,此时只需换一根新的点火丝,重新连接即可,其次用万用电表测量氧弹上的2个点火电极间是否导通,若线路不通,往往是由于2个电极柱氧化生锈(有时为“白锈”肉眼不易发现)而使导电不良,此时应用砂纸将2个电极柱,特别是与点火丝连接的部位打磨光亮,使接触良好;若还是不通,则应检查量热仪上2个电极引出线间是否导通。(2)短路,如果通过检查证实氧弹和仪器的点火线路导通,说明点火失败是由于短路造成。此时应检查两电极柱,主要检查带坩埚架的电极柱是否与氧弹接触,点火丝是否与燃烧皿接触,氧弹内的绝缘垫柱是否破损以及内筒水是否洁净或混入了电解质等,上述因素都有可能产生短路而导致点火失败。
三、 氧弹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
1、 氧弹使用安全注意事项:(1)新氧弹和新换部件(弹头、弹筒、连接环)的氧弹应经过20.0MPa的水压试验,证明无问题后方能使用。氧弹应定期进行水压试验,每次水压试验后,氧弹的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年。(2)所使用的氧弹必须经过检验合格,且在有效使用期内,充氧后保持完全气密。用漏气的氧弹做实验,有可能使氧弹帽崩离,或整个氧弹崩出量热仪而造成事故。(3)氧弹内充氧压力不能超过3.2MPa。若充氧时不慎,冲入的氧充压力超过3.2MPa,不得进行燃烧试验,此时,应释放全部氧气,重新充氧到3.2MPa以下再试验。(4)试验过程中,点火后的最初20S内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到热量计上方,以免点火瞬间发生氧弹冲出量热仪的事故,伤害操作者。
2、 氧弹的日常维护:(1)每天实验前,将空氧弹充足氧气,置入水中侵没数分钟,以观察氧弹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2)经常检查氧弹筒及氧弹盖上的螺纹以及密封圈上有无异物或裂纹,若发现氧弹螺纹滑丝,则禁止再使用该氧弹。(3)经常注意观察与氧弹强度有关的结构,如氧弹筒和链接处等,如发现显著磨损或松动,应及时进行维修,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再使用。(4)检查氧弹2根电极柱是否松动,挡火板是否紧固,不能与二根电极杆短接,坩埚架是否固定良好。严禁挡火板将二根电极杆短接。(5)每天实验结束后,将氧弹每个部件清洗干净,有序摆放,每个氧弹都应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使用,严禁氧弹部件交换使用。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内容由湖南伊思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我们将及时给予处理。0731-84655478